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熱門的詞,大概是5G,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5G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并在VR/AR、自動駕駛、智能假造等場景中有廣泛應用。那么,5G技術到底能為VR/AR提供哪些支持?5G時代,AR/VR體驗又將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作為4G網絡的升級版,5G何以成為VR/AR市場的引爆點?
VR+5G市場
根據華為發布的《5G時代十大應用場景的白皮書》,云VR/AR被列為5G時代最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之一。今年5G商用為虛擬現實技術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天地。在5G的協助下,需要實時交流、實時交互的虛擬現實行業應用將被實踐和推廣。
現階段“5G+VR”的應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次利用“5G+VR”技術對2019年央視春晚進行實時直播;深圳市人民醫院借助5G網絡完成了我國首例5G+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遠程肝膽外科手術,2000公里外北京有關專家對手術過程進行了實時遠程精準指導;南昌公安局聯合中國移動、華為等單位,調通并上線了全國首個真實場景下5G+VR的智慧安防應用。
5G優化VR體驗的核心——微基站
在未來的5G時代,微基站隨處可見,它將遍布在各個生活和工作場所。這也意味著,5G網絡的基站將距離用戶更近。基于微基站,5G采用移動邊緣計算機制,即將處理邏輯下沉到網絡的邊緣,也就是更靠近用戶的基站上。一旦用戶發出請求,數據便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傳輸到基站,而基站也可以更快速地給用戶以反饋。
正是基于這種高效的傳輸機制,5G網絡才能夠讓VR/AR應用在移動終端的時延極大地縮短。根據IMT-2020制定的指導方針,5G將提供1毫秒的OTA往返延遲。實際上,當延遲小于10毫秒時,人類就基本無法察覺到畫面的延遲。因此,5G的到來將會徹底消除VR使用中由時延所帶來的眩暈感,從而真正提升移動終端的虛擬體驗。
未來
4G網絡僅能夠滿足部分VR/AR應用,但5G時代的到來不僅增強了現有的虛擬體驗,還將拓展出全新的應用場景,真正使VR/AR發揮其在移動終端的優勢,解決用戶生活中的痛點。AR/VR在5G時代的發展將為我們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名詞解釋:
VR: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VR),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達到身臨其境的幻境感覺。
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或5G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
本文參考:
《一文讀懂VR+5G:顛覆時代的5G,不僅僅是快那么簡單》
《“VR+5G”開辟應用新天地》更多內容點擊標題查看,如有侵權即刪!
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裝修、展覽展示設計、展臺搭建的展覽設計公司,同時提供展示設計,展臺設計服務,作為上海展覽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
據某市公安局刑偵部門2019年以來數據統計發現,一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數據在反映出未成年人法制意識淡薄的同時,也折射了學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刻不容緩。近日,海寧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自2019年6月開放以來,接待了社會各界人士及全市多批次中小學學生代表近500人,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傳引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孩子們不能到館實地參觀,昨天是“六一兒童節”,海寧市人民檢察院邀請市預青和未保工作領導小組有關部門及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未保監督員前來參加未檢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暨VR展廳啟動儀式。
參展商在籌備過程中,應合理安排展臺搭建和布置時間,精心設計展臺主題,并選擇專業的展臺搭建商,如信可威展覽公司,以確保在展會上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和商業價值。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時隔170余天后,故宮博物院的室內展廳再次打開大門。珍寶館、鐘表館和慈寧宮、東西六宮等常設展廳一早開門迎客,午門雁翅樓展廳、武英殿和文華殿等臨時展廳則將隨著新展覽逐步恢復開放。
隨著物聯網、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運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館與科大訊飛、阿科瑟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邁上“智慧場館”建設的快車道。澎湃新聞獲悉,上海博物館此前根據自身特點提出AI展廳導覽和AI文物科研兩方面場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建設方案被確認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個試點應用場景之一。
自從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2020年是第7個國家扶貧日,這天同時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近日,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展示廳在北辰區雙青新家園設立的分館正式亮相。展廳面積365平方米,匯集了甘肅、河北、新疆、西藏等地的肉蛋奶、水果、雜糧等優質農產品,為周邊居民選購提供了便利。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以“端牢中國飯碗 共筑全球糧安”為主題的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本周開始進行。區教委、科委、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局、婦聯共同組織,在我區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通過開放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科技成果等相關科普展廳,供社會組織、學校團體學習參觀。
今年這個春節,原本接客量巨大的全國各地博物館相繼關閉線下展館,取消多項原定在春節期間推出的文化活動。在無法出門的日子里,除了捧著手機刷微博、煲劇、打游戲、發呆之外,還能干什么? 杭州多家博物館(浙博、浙美、國絲館、自然博物院)因地制宜開展了線上展覽、展示,足不出戶,不僅重磅大展看個夠,有的還打包了一年的精彩講座,向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