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廳是疫情期間比較熱門的詞,畢竟很多博物館、陳列館等都不能去參觀瀏覽,今年的廣交會都是線上舉辦,那么云展廳就是企業線下的實體展廳,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技術搬到網上一種形式,5月25日,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正式上線,因疫情關閉的博物館通過云端展覽的新面貌向公眾開放,采用這種方式,讓更多想參觀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有了更多方式。
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
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設有“場景”、“源流”、“產地”、“民俗”、“文創產品”五大板塊,跟隨引導選擇場景,點擊相應的區域,就能看到展廳全貌和每一件榼子的詳細介紹。在“博物館文創產品”板塊里,根據場景轉換,能看到餑餑榼子的制作工藝,以及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師生進行非遺工藝傳承等。讓觀眾們坐在家中,足不出戶賞文物,以“云參觀”“云刷館”的方式體驗和享受文化生活。
隨著5G技術的廣泛應用,虛擬數字展館將成為熱點趨勢,學院青島餑餑磕子博物館云展廳數字化建設將陸續完善,通過動作捕捉、互動參與等技術相結合,使虛擬數字展館更加人性化、前沿化,服務于更多的觀眾群體。
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是學院和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聯合籌建,是省內唯一關于面食模具的專業博物館,獲評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集收藏、展示、研究、制作、體驗、傳承、文創于一體,收錄了元、明、清、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近400件餑餑榼子精品進行展覽。
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網址:http://yishu.qchm.edu.cn/5694/list.htm 本文來源: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官方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中山大學地質礦物博物館位于中山大學南校區地環大樓C座一樓,面積105平方米,展出了礦物、巖石、史前生物化石、寶玉石、構造巖、礦石等類型標本,大部分標本是我系師生在幾十年的教學、科研中采集的,部分來自國內外專家、校友、同行友人的捐贈。標本總數達1200件,但因展館面積限制,僅展出部分標本;同時也是我系實驗中心觀察實驗平臺的一部分。
絲織行業博物館又稱錦綸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錦綸會館,是舊廣州紡織業(即錦綸行)的老板們聚會議事的場所,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廣州唯一幸存的行業會館。展覽的主要內容分為錦綸往事、錦綸輝煌、絲織貿易、錦綸賢萃、絲織蘊夢、廣繡溢彩、驚天平移。
數字展館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展館形式,對于很多博物館來說,建設智慧數字展館,給更多人以全新的瀏覽方式,比如法國盧浮宮數字博物館、紐約大都會數字博物館等,都有線上數字展廳。近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11月4日正式推出VR網上展館,館歌《僑愛中華》同日發布。
據云南省博物館官方微信公號6月2日發布的信息顯示:省博將于近期調整開放時間。 詳情如下: 因展廳施工影響,報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云南省博物館將于近期調整開放時間,詳情如下: 1.2021年6月8日(周二)至12日(周六)臨時閉館5天; 2.2021年6月13日(周日)起恢復開放; 3.2021年6月14日端午節(周一)正常開放。服務時間: 9:00開始入場,9:00~9:10為開館準備工作時間,9:10正式為觀眾提供服務并可進入展廳參觀,16:30停止入館,16:45開始清場,17:00正式閉館
邁入2022年,疫情的余波仍未散去,新變異病毒繼續肆虐全球。零星的本土疫情在全國各地時有爆發,為了更好配合全國疫情防控的大局,主辦方經慎重考慮,原定于3月31至4月2日舉辦的第七屆廣東泵管閥展將延期至8月3-5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辦
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有植物標本22萬號;昆蟲標本60余萬號;動物標本3萬號,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等37種,以及護士鯊、豹紋鯊、翻車魚等百余種珍稀動物標本,此外還有北極熊、企鵝、鴕鳥等國外的珍稀動物標本;古生物化石標本500多件,
全國糖酒展覽會CFDF本著為行業發展服務、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是糖酒會不變的宗旨;糖酒會努力打造產銷對接平臺、營銷體系構建平臺、信息發布與交流平臺、品牌宣傳和傳播平臺、投資貿易與合作平臺;不僅提供一流的展覽硬件設施,而且積極打造與國際接軌的配套服務。
2020年10月26日,在珠海博物館、珠海規劃館舉行了慶祝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新館啟用活動。
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