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介紹:
2021年北京體育及戶外用品展覽會ISPO Beijing由德國慕尼黑國際展覽集團Messe München International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一屆,本屆展會將在2021年12月28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北京-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天辰東路7號-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25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3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463家。
ISPO Beijing是亞太地區領軍的運動用品商貿平臺北京體育及戶外用品展覽會ISPO Beijing(北京體育展,北京戶外用品展,北京運動用品展,北京ISPO,SHANGHAI ISPO)。ISPO品牌面對的專業目標人群是所有以運動產業為核心商業經營的公司及個人,包括從事產品經營、服務經營與權益經營。
北京體育及戶外用品展覽會ISPO Beijing(北京體育展,北京戶外用品展,北京運動用品展,北京ISPO,SHANGHAI ISPO)作為全球領軍的運動商貿平臺,ISPO以為海內外體育運動行業融通交流為己任,長期致力服務于體育運動企業,無論其規模、類型或發展階段,ISPO都將為您提供全年不間斷地綜合服務。ISPO Beijing 2019第十五屆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圓滿落幕,463家展商、682個品牌齊集ISPO Beijing,展示他們的產品創新。3萬余名觀眾蒞臨會場(北京體育展,北京戶外用品展,北京運動用品展,北京ISPO,SHANGHAI ISPO),亞太雪地產業論壇等豐富的同期活動上人頭攢動(北京體育展,北京戶外用品展,北京運動用品展,北京ISPO,SHANGHAI ISPO),又一次見證了運動行業的年度盛會。
重磅回歸:市場曲線增長
1.冬季運動:賽會前全球冬季運動品牌盛大展出
2.戶外運動:走過疫情的革新,我們戶外人有可能真的翻過這個漫長低谷了
3.運動訓練:社群界限已經打破,未來是廣闊天地
4.運動科技與新材料:研發,研發,研發!加速進入新銳百花齊放時期
展會范圍:
冰雪運動: 滑雪雙板,雙板滑雪靴,雙板滑雪服飾,踏雪板,滑雪單板,單板滑雪固定器,單板滑雪靴,單板滑雪服飾,滑雪運動配件產品,滑雪手套,滑雪頭盔,雪鏡,滑具,滑雪杖,滑雪科技產品,滑雪板維護設備工具,滑冰運動,滑冰冰刀,冰球冰刀,其他
板類運動: 滑板,滑板服飾,滑板運動配件產品,沖浪裝備
戶外運動: 抱石攀巖,登山,戶外配件,露營,攀巖,探索旅行,徒步旅行,戶外運動服裝及裝備
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裝備,球類運動配件,球類運動服裝
健身運動: 健身訓練裝備,醫療健身器材,健身服飾,瑜伽服飾,運動食品/營養品,運動康復設備及服務
自行車運動: 自行車整車,自行車服飾,騎行鞋,自行車運動配件產品
水上運動: 游泳用品,潛水裝備,滑水,船艇,皮劃艇,劃艇,充氣艇,船艇運動鞋,船艇運動配件產品,船艇運動服裝,游泳與沙灘服飾潛水服,滑水服,航海運動服,游泳鞋,游泳運動配件產品,潛水運動配件產品,潛水表,旅游局 / 潛水目的地 / 潛水旅游代理 / 船宿,潛水培訓中心 / 潛水俱樂部
跑步及田徑運動: 跑步裝備,北歐健走杖,跑步服飾,跑步襪,跑步帽,北歐健走服飾,田徑鞋,,跑步運動配件產品,運動水壺腰包
時尚附件: 運動時尚和附件
冬季運動機械設備: 索道纜車、吊椅設備設施,魔毯設備,纜車生產和維修設備,造雪設備設施,壓雪車等雪道修建、養護車輛和機械設備,雪道運輸車輛和全地形運輸車輛,山區安全、急救和防護機械設備,冬季樂園、娛樂場所設備設施,門票和門禁管理系統,雪道標志,冬季運動設備維修保養和停放機械設備,滑雪場、滑雪學校和雪具租賃軟件,無線電通訊及監管系統,特殊工種專業防護服裝和設備,比賽活動的配套設施,滑雪場規劃、設計和建筑,滑雪場和房地產經營投資咨詢顧問,專業協會、機構和服務部門
“僑批展廳”位于中山路繁華地段,由思明區僑聯、思明區中華街道、華僑(永亨)銀行廈門分行歷時5年共同打造。僑批是海外華僑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批”是指書信,是閩粵方言),2013年作為民間原生態“草根”檔案文獻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廈門是我國著名僑鄉,是福建華僑出入境的主要門戶,也因此成為福建僑批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是僑批歷史文化研究重鎮。而該展廳無疑是廈門僑批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較為全面的展示。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2025年成都美博會的展覽搭建正在有序進行中,展會將匯聚眾多優質品牌和企業,通過創新的服務和豐富的活動,為美業市場帶來更多的機遇與創新。如果您需要做展臺設計搭建,歡迎聯系信可威展覽設計布置公司:400-880-3676.
7月14日,國家海洋博物館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有序恢復開放。
廣東美術館是廣州重要藝術地標之一,是廣東省、廣州市一個提高人民藝術素質,加強大眾文化教育與藝術欣賞的文化基地;定期舉辦不同的展覽。廣東美術館是按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造型藝術博物館,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國家文化事業機構,1990年12月28日奠基,1997年11月28日落成開館。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在港珠澳大橋設立大橋展覽館的建議。
由于疫情的到來,很多展覽性場所不能線下參觀,進而推出線上全景瀏覽,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館、藝術館等,近來疫情期間景寧縣畬族博物館“閉館不斷網”,升級打造“畬族博物館網上展廳”,市民不用出門就能在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直接刷展。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占地306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90平方米,現館藏文物1600多件(套)。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王恒、馮杰伉儷捐贈的十三行時期文物專室陳列展”。館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 館內館藏文物約1700件(套),以“文物+文獻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歷史。
中華姓名博物館又稱南溟黎公祠,如今也被改建為中華姓名博物館,與圖騰博物館互相呼應。走入博物館,便受到兩旁一個個雕塑人像的“夾道歡迎”。這里陳列著100個百家姓氏始祖的雕塑,栩栩如生。博物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橫亙”在祠堂正廳的巨型字典———長5.6米,寬3.4米,共53頁的《起名字典》。這本要三個人一起才能翻動的字典,記載了各個姓氏的來源、變化及意義,是一本起名字用的工具書,據稱正準備申報“世界上最大的字典”的吉尼斯紀錄。